热学
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发现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微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布朗运动。
1848年开尔文提出热力学温标,指出绝对零度是温度的下限。指出绝对零度(-273.15℃)是温度的下限。T=t+273.15K
热力学第三定律:热力学零度不可达到。
1850年,克劳修斯提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定性表述: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影响,称为克劳修斯表述。次年开尔文提出另一种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使之完全变为有用的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称为开尔文表述。
19世纪中叶,由德国医生迈尔、英国物理学家焦尔、德国学者亥姆霍兹最后确定能量守恒定律。
波动学
17世纪,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确定了单摆周期公式。周期是2s的单摆叫秒摆。
1690年,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提出了机械波的波动现象规律——惠更斯原理。
1800年,英国物理学家赫歇耳发现红外线;
1801年,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发现紫外线;
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发表《电磁场的动力学理论》的论文,提出了电磁场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为光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基础。电磁波是一种横波。
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定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1894年,意大利马可尼和俄国波波夫分别发明了无线电报,揭开无线电通信的新篇章。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伦琴射线),并为他夫人的手拍下世界上第一张X射线的人体照片。
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1803-1853)首先发现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多普勒效应。【相互接近,f增大;相互远离,f减少】
2013沪科版选修(3-2)2.3《探究电阻、电感和电容的作用》ppt课件
2013沪科版选修(3-5)第3章3.2《原子模型的提出》ppt课件
沪科版3-2选修三1.1《怎样描述交变电流》PPT课件1
2013沪科版选修(3-5)第5章《核能与社会》ppt课件
2013沪科版选修(3-5)第5章5.3《聚变与受控热核反应》ppt课件
沪科版3-2选修三2.2《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PPT课件1
2013沪科版选修(3-5)第4章《从原子核到夸克》ppt课件
2013沪科版选修(3-5)第4章4.2《原子核的衰变》ppt课件
2013沪科版选修(3-5)第3章3.1《电子的发现及其重大意义》ppt课件
沪科版3-2选修三3.1《自感现象与日光灯》PPT课件1
2013沪科版选修(3-5)第2章2.2《涅磐凤凰再飞翔》ppt课件
沪科版3-2选修三5.1《传感器的原理》PPT课件1
沪科版3-1选修三1.3《静电与生活》PPT课件1
2013沪科版选修(3-5)第2章《波和粒子》ppt课件
2013沪科版选修(3-5)第3章3.4《光谱分析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ppt课件
沪科版3-1选修三1.2《探究电荷相互作用规律》PPT课件2
2013沪科版选修(3-2)第四章《电能的输送》ppt课件
2013沪科版选修(3-2)3.2《涡流现象与电磁灶》ppt课件
2013沪科版选修(3-5)第2章2.3《光是波还是粒子》ppt课件
沪科版3-1选修三1.3《静电与生活》PPT课件2
2013沪科版选修(3-5)第2章2.4《实物是粒子还是波》ppt课件
2013沪科版选修(3-4)第5章5.1~5.2《电磁场理论引发的怪异问题》ppt课件
2013沪科版选修(3-5)第1章1.3《动量守恒定律的案例分析》ppt课件
2013沪科版选修(3-5)第4章4.4《粒子物理与宇宙的起源》ppt课件
2013沪科版选修(3-5)第4章4.1《原子核结构探秘》ppt课件
2013沪科版选修(3-5)第5章5.2《裂变及其应用》ppt课件
2013沪科版选修(3-5)第5章5.1《核能来自何方》ppt课件
2013沪科版选修(3-5)第1章1.1《探究动量变化与冲量的关系》ppt课件
2013沪科版选修(3-2)3.3《电能的开发与利用》ppt课件
2013沪科版选修(3-2)1.1《电磁感应--划时代的发现》ppt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