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意图】
电功的知识是本章的重点之一。本节课力求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通过教师的适当点拨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巩固对电功概念和公式的理解,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节课通过对实验设计的讨论,使学生掌握利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设计实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创造思维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习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电能表的用途和读数方法,能用电能表测量电功。知道电功的概念及其单位,明确电流做功的过程是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理解电功的公式,能进行有关计算。知道串联、并联电路中电功的特点。
2.能力目标:通过对电能表的观察,了解其用途及各种技术参数的物理意义,能根据电能表的示数变化计算消耗的电能。利用控制变量法通过实验探究影响电功大小的因素,得出计算电功的公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观察和阅读相关资料,学习各种用电设备的使用方法。遇到问题提出猜想,自己动手做实验,在实验中总结规律,树立实践出真理的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电功的概念、公式及公式的变形。
难点:影响电功大小的因素及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有关电功的计算。
【课前准备】
复习本节课有关的知识点。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与时间分配 | 教师主导 | 学生主体 | 点评 |
一、引入 (3分钟) | 【播放动画课件】小明和小红家都只开了一盏40W的白炽灯,而小明家的电能表转的却比小红家的快,小明担心是否会多收电费? 小明家会多交电费吗?为什么?请大家帮他找找原因。 | 学生观看课件 生:不会。从画面上可以看到小明家使用的电能表是3000r/kw·h,而小红家的电能表是2500r/kw·h。 | 通过生活中的现象引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二、复习过程 1.电能表 (5分钟) 2.电功的概念(2分钟) 3.电功的实验(8分钟) 4.电功的计算(15分钟) 5.串、并联电路中电功的特点 (10分钟) | 很好,大家观察的非常仔细。通过前面的学习,大家知道电能表是用来测量什么的吗?这个参数又表示什么意义吗? 【投影】 从表盘上,我们还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如果该电能表记录了小明家用电器1h消耗的0.2kw·h电能,则它的转盘转了转,1h前电能表的示数是kw·h。 【练习】 一电能表表盘标有2500r/kw·h,一用电器工作10min,发现电能表的转盘转了10圈,则说明10min内电流对用电器做功J,用电器工作消耗电能J。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电流通过用电器做了多少功,就消耗了多少电能。 【投影】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能转化为能的过程。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转化为能。 电流做功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 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是如何设计实验的? 实验中需要哪些器材? 实验中我们是如何知道电流做功多少的情况的? 为什么观察灯泡发光的亮暗程度就可以知道电流做功情况? 【投影】 利用该电路,我们可以研究什么问题? 实验中我们应注意观察什么? 【投影】 利用该电路,我们可以研究什么问题? 实验中我们应注意观察什么? 电功的计算公式是什么?还有哪些变形公式? 【练习】 1.一个阻值为8Ω的电阻接到4V的电源上,则每分钟电流通过该电阻所做的功是多少?消耗多少电能? 2.一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1Ω,线圈两端所加电压为2V时,电流为O.8A,电动机正常工作。 (1)在求电动机正常工作l min所消耗的电能时,有以下两种不同的解法。 小明解:W=UIt=2V×O.8 A×6Os=96J 小华解:W=I2Rt=(O.8A)2×1Ω×60s=38.4J 你认为哪位同学做得对,请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2)求电动机正常工作1min所转化的机械能是多少? 教师将以上两题进行对比,指出纯电阻电路与非纯电阻电路的区别,并进行小结。 【板书】纯电阻电路: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三个公式均适用) 非纯电阻电路: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只适用W=UIt) 投影】 串联电路里的两盏电灯L1和L2,若L1的电阻比L2的电阻大,在相等的时间里,电流通过做的功多。若两灯并联在电路中,则电流通过做的功多。 【板书】 在串联电路中W1:W2=R1:R2 W总=W1+W2 在并联电路中W1:W2=R2:R1 W总=W1+W2 【练习】 1.两电阻丝串联后接到电压恒定的电源上,在相同的时间内消耗的电功之比为W1:W2=2:3,如果将他们并联后接入原电路中,在相同的时间内消耗的电功之比是。 2.两个相同的电阻并联后接在某电源上(电压恒定),在t时间内电流做功240J,若改为串联再接到同一电源上,则在相同的时间内电流做的功。 | 生:测量消耗电能的多少。表示用电1kw·h电能表转盘转动的圈数。 生:电能表使用的额定电压为220v;电能表持续工作时的最大电流是10A,允许在短时间内通过电能表的最大电流是20A。 生:600转,31.4kw·h。 生:1.44×104J,1.44×104J 生: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生:用电器两端的电压、通过用电器的电流、通电时间有关。 学生思考 生:电源、两只阻值不同的灯泡、电流表两只、电压表两只、开关、导线若干。 生:观察灯泡发光的亮暗程度。 生:灯泡发光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并进而转化为光能,在相同时间内,灯泡越亮,表明电能转化为光能多,说明电流做功多。 生:当电流、通电时间一定时,电流做功多少与电压的关系。 生:灯泡的亮度、电压表的示数。 生:当电压、通电时间一定时,电流做功多少与电流的关系。 生:灯泡的亮度、电流表的示数。 W=UIt,W=U2/R,W=I2R 学生答题(以上三个公式都可以使用) 学生思考、答题(对于非纯电阻电路,电功只能用W=UIt进行计算。 生:L1.L2 生:3:2 生:60J | 通过对电能表相关知识的复习,使学生能根据电能表的示数变化计算消耗的电能。 明确电流做功的过程是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 利用控制变量法通过实验探究影响电功大小的因素,得出计算电功的公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巩固练习,掌握利用电功的公式计算。 通过对比,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掌握两种电路的区别。 使学生掌握串、并联电路中电功的特点,学会用比例法解题。 巩固练习 |
三、小结 (2分钟) | 这节课我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强了对电功的理解,请同学们简单说说你的收获。 |
【教学评析】
本节课的复习内容立足于基础,从基础概念入手,循序渐进。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通过对关于实验的讨论,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建立运用实验解决问题的意识。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精心设计习题,针对学生在做题中暴露的错误进行分析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第一节《功》word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下第六章《电压 电阻》单元教案8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一节《浮力》word学案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第三节《机械能及其转化》word教案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第二节《功率》word教案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第三节《动能和势能》word学案
人教版物理八下第六章《电压 电阻》单元教案9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三节《摩擦力》word教案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第三节《动能和势能》word教案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第一节《杠杆》word学案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四节《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word学案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二力平衡》word教案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一节《浮力》word教案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word学案
人教版物理八下7.1《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WORD教案9
人教版物理八下7.1《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WORD教案8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第三节《机械效率》word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下7.1《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WORD教案5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第二节《滑轮》word教案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三节《物体的沉浮条件及应用》word教案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复习导学案 试题(7份)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第四节《机械能及其转化》word学案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三节《摩擦力》word学案
人教版物理八下7.1《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WORD教案4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第二节《机械效率》word学案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第一杠《杆》word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下7.1《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WORD教案3
人教版物理八下7.1《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WORD教案11
人教版物理八下7.2《欧姆定律及其应用》word教案11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第二节《滑轮》word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