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二轮复习效果,突出重难易错点,就牛顿运动定律学生常会出错的地方罗列如下。
1、在牛顿第二定律F=ma公式中的a只表示加速度的大小,而匀变速度运动公式中的a是表示矢量,既含大小又含方向,在匀加速度运动中,表示加速度方向的“+”常不写出,而在匀减速度运动应写出表示加速度方向的“-”。所以,为表达方便和统一起见,在此应强调加速度字母a只表示大小,在匀减速运动公式中的加速度用“-a”表示。
2、在v-t图像中斜率表示加速度、面积表示位移、交点表示两物体速度相同、正负值表示速度方向相反等比较全面系统的运动信息,所以在较复杂动力学问题中常画v-t图像辅助分析。
3、动学中较难运动问题分类为:多物体(通常两个)和多过程。
对多物体而言:
(1)当两物体保持相对静止时,加速度是联系整体和个体的桥梁,当然加速度也是联系和运动的桥梁,在下面多过程划分就是以加速不同为标淮的,所以加速度是动力问题的解题核心。
(2)两物体速度相同时是运动极值(距离最远或最近,刚好追上或追不上)状态。
(3)连接体动力学问题两物体刚分离的运动学状态为:两物v相同、a相同,两物理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刚好为0。
(4)当两物体存在相对运动时,常列两物体间的联系方程为位移关系和等时关系。
对多过程而言:
(1)常设转折点速度,便于列方程减少未知数,该速度既是前一阶段的末速度,也是后一阶段的初速度。
(2)不同过程加速度是一定要发变化的,加速度常会因力增减、物体叠放增减、速度反向(影响摩擦力方向)、运动轨道变化(斜面与平面、平面和曲面转变)而发生变化。
(3)实际物体匀减速运动一定要判断何时减速到0,否则死用运动学公式会带来在匀减速阶段与两种事实(物体早已停止或物体反向回头加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不符合的情况,并且不容易看出错误。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word教案4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10.2《滑轮及其应用》word教案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2.3《快与慢》word教案1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10.1《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word教案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2.3《快与慢》word教案2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1《光的传播》word说课稿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3.1《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word教案4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3.1《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word教案1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6《眼睛与视力矫正》word教案5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word教案3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6《眼睛与视力矫正》word教案3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3.2《乐音与噪音》word教案1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1.3《站在巨人的肩膀上》word教案3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10.1《科学探究杠杠的平衡条件》word导学案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6《眼睛与视力矫正》word教案4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3.3《超声与次声》word教案2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3.3《超声与次声》word导学案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3.1《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word教案5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7《神奇的“眼睛”》word教案1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2.3《快与慢》word导学案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3.1《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word导学案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word教案1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3.1《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word教案3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1《光的反射》word导学案2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1.3《站在巨人的肩膀上》word教案2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1《光的传播》word教案1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2.3《快与慢 》(第3课时)word教案2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word教案2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word教案5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2.4《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word教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