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轮转轴在解决滑轮问题中的应用 滑轮是个周边有槽,可以绕轴转动的轮子。下面谈谈通过分析滑轮转轴解决两类滑轮问题的方法。
一、分析转轴判断滑轮类型
对机械中的各个滑轮,先假设通过滑轮作用的物体被拉动,对照物体被拉动时滑轮转轴的情况进行判断:
①物体拉动时,滑动转轴位置静止不动时滑轮是定滑轮。如图1—(a)
②物体拉动时,滑轮转轴位置随差物体的移动而移动的是动滑轮。如图1—(b)
二、分析转轴确定动滑轮上的力的作用情况
在人教版教材中,分析动滑轮实质叙述为“是一个动力臂(L1)为阻力臂(L2)二倍的杠杆”。(如图2)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动滑轮可省一半力”。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常误解为“只要是动滑轮,动力就是阻力的一半。”笔者尝试以下方式说明,能帮助学生更好理解,现说明如下:“作用在滑轮边缘上的力F1的力臂(L1)是作用在滑轮转轴上的力F2的力臂(L2)的二倍。根据杠杆平衡条件,作用在滑轮转轴上的力是作用在滑轮边缘上的力的二倍”。
下面结合例题示范说明。
[例一]力F作用在滑轮上,使重物G匀速上升,滑轮安装如图3所示。不计滑轮重量及摩擦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是动滑轮,F=1/2G。
B、这是定滑轮,F=G。
C、这是动滑轮,F=2G。
D、这是定滑轮,F=2G。
解析:首先,因为重物被提升时,滑轮转轴跟随向上移动,所以判断这是个动滑轮。其次,由于力F作用在滑轮转轴上,重力G通过绳子作用于滑轮边缘,所以F=2G。应选C。
错解1:误认为是定滑轮,不省力,而选B。
错解2:认为动滑轮省一半力,而选A。
A、(a)图中滑轮为定滑轮,(b)图中滑轮为动滑轮,Fa>Fb。
B、(a)图中滑轮为定滑轮,(b)图中滑轮为动滑轮,Fa<Fb。
C、(a)图中滑轮为动滑轮,(b)图中滑轮为定滑轮,Fa<Fb。
D、(a)图中滑轮为动滑轮,(b)图中滑轮为定滑轮,Fa=Fb。
[例3]用如图5——(a)(b)所示装置匀速拉起相同重物G,不计滑轮重力和摩擦力,那么Fa= G,Fb= G。
解析:(a)图中,重物提升时,三个滑轮的转轴都固定不动,都是定滑轮,不省力所以Fa=G。
(b)图中,重物提升时,甲、乙滑轮转轴跟随移动是动滑轮,丙滑轮转轴固定不动是定滑轮。作用在甲滑轮转轴上的力G是作用在甲滑轮边缘上的力F甲边的二倍,所以F甲边= 1/2G。作用在乙滑轮转轴上的力F乙= F甲边。且F2是作用在乙滑轮边缘上的力F乙边的二倍,所以F乙边= 1/4G。则通过定滑轮丙后Fb=F乙边= 1/4G。
2007年山东省烟台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物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2007年湖南省常德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物理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07年四川省广安市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考试物理试卷
2007年江苏省盐城市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统一考试物理试卷
2007年山东省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课标卷)物理试题
2007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生统一学业考试(物理部分)参考答案
2009年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暨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物理试卷
2009年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暨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物理试卷(参考答案)
2007年大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测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2007年辽宁省十二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物理试题(课改区)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07年江苏省扬州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物理试卷参考答案
2007年山东省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课标卷)物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07年四川省广安市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考试物理试题参考答案
2007年江苏省无锡市初中毕业高级中学等学学招生考试物理试题
2010年湖北省宜昌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物理试题
2009年湖北省宜昌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物理试题(参考答案)
2007年山东省淄博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物理部分)
2007年山东省聊城市普通高中招生统一考试物理试题
2007年山东省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大纲卷)物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07年辽宁省十二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物理试卷(课改区)
2007年内蒙包头市高中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试卷(实验区)物理部分
2007年山东省泰安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物理试题(课改区)参考答案
2011年各地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
2007年山东省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2007年山东省济宁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物理试题参考答案
2009年江西省基础教育课改实验区中等学校招生考试物理试卷
2007年山东省烟台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物理试题
2007年四川省成都市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物理试卷参考答案
2007年山东省临沂市初中毕业与高中考试试卷(物理部分)参考答案)
2007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生统一学业考试(物理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