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间移动,相信是不少人儿时的梦想,光是想想也是一件令人惬意的事情。下午下班还在北京,摇身一变就泡在三亚温暖的海滩上,这种只在科幻片里见过的超能力在物理学上已并非不可能,物理学家正逐渐打开瞬间传输的大门。
瞬间传输的理论基础是量子纠缠。处于纠缠中的两个量子,即使相距遥远也总是呈现出相同的状态,当其中一个量子状态改变时,另一个量子也会随之改变。在量子纠缠的帮助下,带传输量子携带的量子信息可以被瞬间传递并被复制,因此就相当于科幻小说中描写的“超时空传输”,量子在一个地方神秘地消失,不需要任何载体的携带,又在另一个地方神秘地出现。
量子纠缠,是量子力学里让人感到最不合理、最疯狂、最荒谬的理论预测,被爱因斯坦称为“鬼魅般的超距作用”。因为它预示着在未来世界里,人类或许能通过量子纠缠来实现“瞬间移动”,将人体或物体从一处传送到另一处,然而这一预测正成为现实。
1997年,国际上首次报道了单一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的实验验证,该工作随后与伦琴发现X射线、爱因斯坦建立相对论、沃森和克里克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等影响世界的重大科技成果一起入选了《自然》杂志“百年物理学21篇经典论文”。
2015年2月26日,国际顶级科学期刊《自然》(Nature)以封面标题的形式发表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陆朝阳等人的文章《单个光子的多个自由度的量子隐形传态》,首次实现首次让一个光子的“自旋”和“轨道角动量”两项信息能同时传送。
就目前的技术而言,人们仅仅实现了光子级别的超距传送,离人体“瞬间移动”还很遥远。因为按照现在理论水平,要想实现一个人从北京到三亚的传送,需要在北京先击碎身体,将其分解成为基本粒子,并扫描获得每一个粒子的信息,同时由于鬼魅般的超距作用,另一个你就在三亚成形了。
这里面最要命的是,这并非是你身体的粒子从北京移动到了三亚,在三亚形成的是你的复制品,而原来的你早已经被摧毁了(原来身体的粒子在测量时就毁灭掉了)。虽然复制品携带了你所有信息,从物理角度来看,与原来没有什么区别,但那还是原来的你吗?
人是情感的而非理性的,克劳泽就曾说过:“我可不想踏进那机器里一步。”
2017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15.1《电磁波》word导学案
北师大版物理九下12.3《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word教案之一
北师大版物理九下11.2《组装电路》word教案
2017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14.5《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教案包(2份)
北师大版物理九下13.1《电功和电能》word教案
2017北师大版物理八下7.1《力》word教案1
北师大版物理九下11.6《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word教案
2017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16.1《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word导学案
2017北师大版物理八下7.1《力》word教案2
北师大版物理九下13.2《电功率》word教案之二
2017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14.3《电流的磁场》教案包(4份)
2017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14.6《直流电动机》word导学案
2017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15.3《现代通信技术及发展前景》word导学案
2017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14.1《简单磁现象》教案包(4份)
北师大版物理九下11.4《电压》word教案
2017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15.2《广播和电视》word导学案
2017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16.2《浩瀚的宇宙》word导学案
北师大版物理九下12.3《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word教案之二
北师大版物理九下12.4《欧姆定律的应用》word教案
2017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14.2《磁场》word导学案
2017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13.4《电流的热效应》教案包(4份)
2017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14.2《磁场》教案包(4份)
北师大版物理九下13.2《电功率》教学设计word教案之一
2017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16.2《浩瀚的宇宙》教案包(3份)
2017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14.5《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word导学案
北师大版物理九下13.3《探究--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word教案
2017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13.6《安全用电》教案包(4份)
北师大版物理九下11.7《变阻器》word教案
2017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14.1《简单磁现象》word导学案
2017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16.3《能源:危机与希望》教案包(3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