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子动理论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一般是10-10m。
(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
①扩散现象:不同的物质互相接触时,可以彼此进入对方中去。温度越高,扩散越快。②布朗运动: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微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是液体分子对微小颗粒撞击作用的不平衡造成的,是液体分子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的宏观反映。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
(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但斥力的变化比引力的变化快,实际表现出来的是引力和斥力的合力。
2.物体的内能
(1)分子动能:做热运动的分子具有动能,在热现象的研究中,单个分子的动能是无研究意义的,重要的是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
(2)分子势能:分子间具有由它们的相对位置决定的势能,叫做分子势能。分子势能随着物体的体积变化而变化。分子间的作用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的距离增大而增大。分子间的作用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对实际气体来说,体积增大,分子势能增加;体积缩小,分子势能减小。
(3)物体的内能:物体里所有的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任何物体都有内能,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和体积有关。
(4)物体的内能和机械能有着本质的区别。物体具有内能的同时可以具有机械能,也可以不具有机械能。
3.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1)做功:其本质是其他形式的能和内能之间的相互转化。(2)热传递:其本质是物体间内能的转移。
(3)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但有本质的区别。
★4.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
2013鲁科版选修(3-1)第一节《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word教案1
新课标鲁科版3-5 选修三4.1《核力与核能》 WORD教案1
新课标鲁科版3-5 选修三1.3《科学探究――维弹性碰撞》 WORD教案1
新课标鲁科版3-4 选修三5.2《光的衍射》 WORD教案1
新课标鲁科版3-4 选修三2.1《波的形成和描述》 WORD教案1
新课标鲁科版3-5 选修三2.4《氢原子光谱与能级结构》 WORD教案2
新课标鲁科版3-5 选修三4.1《光电效应》 WORD教案2
新课标鲁科版3-5 选修三4.3《核聚变》 WORD教案2
新课标鲁科版3-5 选修三4.2《康普顿效应》 WORD教案1
新课标鲁科版3-3 选修三3.3《液晶》 WORD教案2
新课标鲁科版3-5 选修三1.2《动量守恒定律》 WORD教案3
新课标鲁科版3-5 选修三第三章《原子核与放射性》WORD教案
新课标鲁科版3-3 选修三5.1《热力学第一定律》 WORD教案2
新课标鲁科版3-5 选修三1.1《动量定理》 WORD教案1
新课标鲁科版3-3 选修三3.2《毛细现象》 WORD教案1
新课标鲁科版3-5 选修三4.1《光电效应》 WORD教案1
新课标鲁科版3-5 选修三1.2《动量守恒定律》 WORD教案1
2013鲁科版选修(3-1)第一节《探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word教案
新课标鲁科版3-2 选修三5.3《大显身手的传感器》 WORD教案3
新课标鲁科版3-5 选修三4.3《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WORD教案2
新课标鲁科版3-5 选修三1.3《科学探究――维弹性碰撞》 WORD教案2
2013鲁科版选修(3-1)第一节《磁场》word教案
新课标鲁科版3-3 选修三3.3《液晶》 WORD教案1
新课标鲁科版3-3 选修三3.1《液体的表面张力》 WORD教案1
新课标鲁科版3-2 选修三5.3《大显身手的传感器》 WORD教案1
新课标鲁科版3-2 选修三5.1《揭开传感器的面纱》 WORD教案3
新课标鲁科版3-5 选修三4.4《核能的利用与环境保护》 WORD教案2
新课标鲁科版3-4 选修三5.2《光的衍射》 WORD教案2
新课标鲁科版3-5 选修三1.1《动量定理》 WORD教案3
新课标鲁科版3-5 选修三4.4《“基本粒子”与恒星演化》 WORD教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