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考物理重点考点:力
一、弹力弹簧测力计
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弹性。
塑性:物体受力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塑性。
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弹簧测力计: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收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就越长。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1)认清分度值和量程;(2)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测量时力要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秤的量程。
二、重力
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
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1、重力的大小叫重量,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指向地心)。
3、重力的作用点(重心):地球吸引物体的每一个部分,但是,对于整个物体,重力的作用好像作用在一个点,这个点叫重心。(形状规则、质地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三、摩擦力
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决定摩擦力(滑动摩擦)大小的因素:【实验原理:二力平衡】1、压力(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摩擦的分类:1、静摩擦: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没有发生相对的运动。2、动摩擦:(1)滑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2)滚动摩擦:轮状或球状物体滚动时产生的摩擦,通常情况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
增大摩擦力方法:使接触面粗糙些和增大压力。
减小有害摩擦方法:(1)使接触面光滑;(2)减小压力;(3)用滚动代替滑动;(4)使接触面分开(加润滑油、形成气垫)。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2)1.2《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WORD教案1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1)2.5《伏安法测电阻》WORD教案1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1)2.5《伏安法测电阻》WORD教案4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1)2.4《电阻的串联、并联及其应用》WORD教案1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2)1.7《涡流》WORD教案1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1)1.7《静电的利用及危害》WORD教案1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1)2.6《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WORD教案1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1)3.1《磁现象 磁场》WORD教案1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1)1.2《库仑定律》WORD教案4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2)1.5《电磁感应中的能量转化与守恒》WORD教案1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2)1.4《楞次定律》WORD教案1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1)3.5《洛伦兹力的应用》WORD教案2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1)2.2《电阻定律》WORD教案2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1)2.3《焦耳定律》WORD教案3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3)1.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WORD教案1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3)1.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WORD教案1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1)3.5《洛伦兹力的应用》WORD教案1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1)1.1《电荷 电荷守恒定律》WORD教案1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2)2.2《描述正弦交流电的物理量》WORD教案1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1)1.3《电场 电场强度和电场线》WORD教案1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1)1.2《库仑定律》WORD教案3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1)2.3《焦耳定律》WORD教案2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1)1.4《电势差》WORD教案1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2)第一章《电磁感应》单元教案1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2)1.3《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WORD教案1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1)2.1《欧姆定律》WORD教案4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1)2.6《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WORD教案2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1)2.5《伏安法测电阻》WORD教案3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1)3.3《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安培力》WORD教案2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3)1.5《温度 内能 气体的压强》WORD教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