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是近年来教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生活化”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贴近学生生活和联系社会实际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形成的具有效率意义的教学举措或方案。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策略,有利于激发与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与动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 、营造生活化的物理课堂
家庭、学校和社会中都有大量学生感兴趣的物理问题,教师要选择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素材用于教学,营造生活化的物理课堂一方面,教师要根据实际,有针对性地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素材,从学生的生活中发现问题,把这些素材和问题引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并解决这些问题。由于这些素材和问题是学生熟悉的,学生有兴趣学习与研究,往往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物理教学还要以学生的生活世界为其归宿,使学生把所学的物理知识与技能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用以解决他们生活中的问题,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对生活的认识态度和价值观。
1.选择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创设教学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生活中有大量的物理现象和问题,都能被应用于创设教学情境。如,球类运动是广大学生热衷的体育运动,可以以球类运动创设情境来学习抛体运动及规律、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等知识。家庭生活用具、电器等无不与物理知识有关,这些生活用具、电器等的使用方法、都可以用以创设情境。如,以空调、冰箱为例来展开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教学;以洗衣机脱水功能为例来展开“离心现象”的教学;以各种电器的遥控器为例来展开“红外线”的教学;以电熨斗、电风扇为例来展开“电功”的教学;以电饭煲的加热、保温及其自动切换功能来展开“传感器” 的教学。家庭生活与学生密切相关,结合家庭生活来学习物理,学生自然倍感亲切和有趣,他们会被浓厚的生活情境所触动,兴致勃勃地投入到物理学习之中。
2.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生活问题
在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创设教学情境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分析和解决问题,由于问题是学生或师生从生活素材中提出的,学生会感受到原来物理研究问题就在我们身边,增强他们对生活的热情 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如,在电磁感应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用一种不用电池就可以发光的手电筒来创设情境,让学生萌发“为什么它不用电池就可以发光”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这个问题,让学生“解剖”手电筒的内部装置,发现电筒里面有“磁铁和线圈”,学生又产生“这个装置与手电筒的发光有怎么样的联系”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探究电磁感应的规律,这样用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自然会调动起学生探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有益于提高探究教学的质量。
3.将物理学应用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
营造“生活化”的物理教学,还要恰到好处地将物理学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世界,也就是用所学物理知识来分析、解决学生生活世界中的实际问题。如,在学习了牛顿第三运动定律后,让学生解释“拔河比赛中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改变哪些因素”可以增大拔河比赛获胜的机会等问题。高中物理教学要以多种方式向学生充分展示物理学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或应用前景,以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价值的认识。如,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在航空航天技术上的应用;热机(蒸汽机)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巨大推动作用;电磁感应的研究直接导致了电气化时代的来临;电磁场理论与电磁波的发现导致了通信领域的革命;光导纤维 (全反射)技术和以量子理论为基础的激光技术 现代电子技术 (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导致互联网的出现和信息时代的来临;此外,超导现象、 激光技术、纳米技术、可控核聚变等所具有的广泛而美好的应用前景,即将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和改变等等。让物理学回归生活和社会,能充分体现物理学的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巨大推动作用,使学生领会到物理学的价值,同时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物理的志趣。
二、开展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验教学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应用“生活化” 教学策略,就要开展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验教学,其基本做法一是选择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做实验,二是把实验研究与解决生活问题联系起来。
1.选择生活中常见物品做实验
学生身边的物品和器具也是重要的实验资源利。用日常器具做实验,不但具有简便直观等优点,而且有利于学生动手,发展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倡导用日常器具做实验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如滑动变阻器的教学一般。都利用实验室的滑动变阻器,为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以让学生用常见的生活器材做变阻器:用铅笔芯代替变阻器,将导线的一端与铅笔芯接好,另一端在铅笔芯上滑动 改变铅笔芯连入电路的长短,可以发现。灯泡的亮度会发生改变,完全可以说明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又。如,在研究双缝干涉的实验中,教师可以利。用玩具激光枪做光源,墙做屏幕,得到双缝干涉条纹;利用医用废盐水瓶做匀速水流原理的演示器,分析吊针的匀速滴注的原因;等等 这样的实验采用学生熟悉。或唾手可得的器材。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实验,而且有利于学生真正掌握实验的内容及原理。
2.将实验研究与解决生活问题联系起来
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往往漠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问题,常常在一种所谓的“学术性”““理想化” 状态下开展实验教学,这样容易使学生对实验感到乏味并产生抵触情绪,教师应将实验研究与解决生活问题联系起来。如,在能量的转换和传输教学中,学生知道家用电是从发电厂传输的,但它是怎么传送到家中的,学生不甚明了,教师可以让学生模拟真实生活做这个实验:用 6 伏的信号灯电池代表发电厂(化学能转换成电能);用连接线将三个灯座连接在一起,用木棍粘成十字形做几个电线杆,在每个电线杆的横杆上切割小槽,把连接线放入槽里,使它不能左右移动,然后将电线搭在电线杆上;用纸箱做几个小房子,房中放入一盏小灯,将电线连在每个灯上;当开关合上,电能达到每盏灯时,能量就发生了转换,每户家里的灯就亮了,将实验内容与解决生活问题巧妙融合到一起,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物理实验能解答许多自己在生活中感到困惑的实际问题,感受到实验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三、选编并布置生活化的物理作业
物理作业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 发展思维能力养成科学价值观的重要环节 传统的物理作业有一大部分是那种脱离实际,甚至在实际中根本不能实现或根本不存在的纯思辨游戏式的题目,不能有效发挥作业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树立科学价值观的功能 因而,教师应当编制生活化的和开放性的作业,并通过这些作业的完成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1.提供生活化习题的练习
在设计习题时,教师应多选择有实际科技背景或以真实物理现象为依据的问题,既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让学生运用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等科学方法将生活化的物理问题转化为理想化的物理试题,又联系科学生产和生活的实际,让学生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布置观察类和课外简易实验的作业
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与物理学息息相关,如,日月、雨、彩虹等自然现象,学生日常生活所接触到的如家庭厨房中的热学知识 家电中的电器使用等都含、有丰富的物理知识 教师应布置一些让学生观察自然。界现象和生活器具使用的作业,并要求学生阐明其中隐含的物理知识或原理,也可以布置一些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简易器材做课外实验的作业。
3.将生活化问题整合到研究性学习之中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可以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教师可以将这些问题引入到研究性学习之中。如,汽车超载是路面损坏的直接原因,也是严重影响行驶安全的重要原因,可以请学生就该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汽车严重超载加快路面损坏和影响安全的原因。并提出防范对策。这些作业不仅能让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而且能使学生养成用科学和人文视角解决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
四 、融合STS 教育内容
当代人类社会呈现科学的社会化和社会的科学化的特点。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及问题也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之中。利用学生生活中的内容在物理STS教学中把科学、技术和社会的有关学科融合起来,帮助学生辩证地全面地认识世界,运用综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具有积极的作用。在物理教学中渗透教育的一般做法是:根据STS课程目标,精选那些与物理学、技术、社会紧密联系的问题并对其加以组织来进行教学,挖掘这些教学内容,教师应当一方面分析并利用物理教材中的STS教育因素;另一方面关注并利用日常生活 工农业生产、和现代科学技术中的 素材 如,教师可以围绕下STS主题构建教育内容:①现代物理、新发展、新成果、 新成就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如,新型电池 、超导体 、激光、 航空航天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等;② 能源的种类 、应用及利弊专题;③一些重大科技与社会问题,如,环境保护 、能源危机 、噪声污染 电脑病毒和犯罪等;④ 科学知识和技能在生产上的应用,如,太阳能的综合利用、静电复印、静电除尘、 低温的获得、γ射线在医学中的应用等;⑤科学伦理与价值观教育,如,科学 “双刃剑” 问题;⑥与个人家庭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如,制冷设备、安全用电、改造家庭炉灶提高、燃料的效率、安装照明电路、修理各种家用电器等;⑦ 医学科学和保健 (营养 预防、医学和疾病控制)专题;⑧交通运输(火车、 汽车飞机、宇宙飞行器)专题;⑨ 通讯和信息系统(无线、电、电视、 电报 、计算机)专题;⑩电子学(雷达、激光器、计算机、微处理器)专题。
具体做法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学生的实际、和其他教学条件的实际,通过 STS专题、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等方式来进行。其关键是,一方面,要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出发,内容要为学生所喜爱,恰到好处地把学生的生活问题、 STS教育与物理学习整合起来,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学的科技价值,发自内心地喜欢物理、热爱物理,从而能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 勤于思考,参与到对 STS 的探究活动中来,培养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在 STS的教育活动中让学生体会物理学的人文价值,并培养起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相结合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态度 情感和价值观。
2017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7.2《欧姆定律》ppt练习课件
2017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7.4.1《电阻的串、并联》ppt课件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21.4《 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课件包之二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21.4《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课件包之一
2017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3.2《内能》ppt练习课件
2017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7.4《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ppt练习课件1
2017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8.4《焦耳定律》ppt课件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22.3 《太阳能》课件包之二
2017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7.4.2《综合应用》ppt课件
2017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8.1《电能 电功》ppt课件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22.3《太阳能》课件包之一
2017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8.3《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第2课时)练习课件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22.2《 核能》课件包之二
2017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8.2.2《额定电压 额定功率》ppt课件
2017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8.1《电能 电功》练习课件
2017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7.3《电阻的测量》ppt课件
2017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8.3《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第1课时)练习课件
2017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9.1《家庭电路》练习课件
2017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3.3.1《初探比热容》ppt课件
2017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3.3.2《热量的计算》ppt课件
2017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4.1《热机》ppt练习课件
2017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3.1《分子热运动》ppt课件
2017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8.2《电功率》(第2课时)练习课件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21.3《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课件包之一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22.4《能源与可持续发展》PPT课件
2017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4.3《能量的转化和守恒》ppt练习课件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21.3《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课件包之二
2017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3.1《分子热运动》ppt练习课件
2017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7.3《电阻的测量》ppt练习课件
2017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4.2《热机的效率》ppt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