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第十章知识点复习
第十章 小粒子和大宇宙
科学内容: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并认识到这种探索将不断深入。
3.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结构的历程,并认识到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
4.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5.能从生活、自然中的一些简单热现象推测分子的热运动。初步认识宏观热现象和分子热运动的联系。
6.能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知道世界处于不停的运动中。
全章概述
1.本章内容结构图如下所示:
2.本章要求
自然界中的一切都是由物质组成。本章主要从微观的角度去探究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使学生能简单说明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并认识到这种探索将不断深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同时将微观世界和宇宙联系在一起,给出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的数量级;并将目前人类探索宇宙的过程展现给学生,使学生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结构的历程,而这种探索也是渐进的。
本章教材在呈现物理知识的同时,将人类探索微观、宇宙的过程展现出来,希望学生通过学习,不仅学习物理知识,而且从中了解感受科学发展过程中蕴藏着浓郁的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和人文情操,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价值观,以科学的态度去看待客观世界和人类的生活空间、生存环境。
本章教材的重点是: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的大致数量级概念;人类对微观世界和宇宙的探索将永无止境。
本章教材的难点是对微观世界概念的建立,人类探索微观和探索宇宙过程中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的形成,以及从中感受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操的过程。
本章教材中包含两条科学探究主线。一是以文献资料为主的科学发展史的科学探究过程,主要在第一节走进微观、第三节探索宇宙中体现。另一个是以学生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过程,主要在第二节看不见的运动中体现。
其内容选择与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为:
(1)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以不同的文献资料向学生展示人类生存的物质世界的真实画卷,让学生初步认识物质世界的基本构成。
(2)通过实践让学生感受微观世界的运动及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这种设计方式是为了让学生在初步了解物质世界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实践来感知组成物质世界的最小单元的运动情况。
(3)通过实验探索来加深学生对物质世界特性的认识,也加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对用实验来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和方法。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2.4《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word教案1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第1课时)word教案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3.2《乐音与噪音》word教案2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2.3《快与慢》word教案2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4《光的色散》word导学案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word教案5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word导学案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2.3《快与慢》word教案1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3.2《乐音与噪音》word教案1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2.4《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word教案3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4《光的色散》word教案4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3.1《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word教案1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4《光的色散》word教案5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6《眼睛与视力矫正》word教案4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4《光的色散》word教案2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2.3《快与慢 》(第3课时)word教案2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3.1《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word教案2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6《神奇的眼睛》word导学案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3.3《超声与次声》word教案2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6《眼睛与视力矫正》word教案2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7《神奇的“眼睛”》word教案1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4《光的色散》word教案1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3.1《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word导学案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2.3《快与慢》word导学案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1《光的传播》word教案2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6《眼睛与视力矫正》word教案3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3.1《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word教案5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3.3《超声与次声》word导学案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1《光的传播》word教案3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3.1《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word教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