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
1. 常识性了解音调、响度和音色是乐音的三个特征。
2. 常识性了解音调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频率决定的,响度的大小跟物体振动的振幅和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3. 常识性了解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不同,是由于它们的音色不同。
教具:
演示用:收录机、录有高音部和低音部的合唱歌曲的磁带、发声齿轮、塑料硬片(或硬纸片)、铜锣、响铃、队鼓和彩色纸人以及闹钟。
学生用:梳子、塑料硬片(或硬纸片)、橡皮筋。
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
用收录机放有高音部和低音部的合唱歌曲的磁带。
讲述:同学们刚才欣赏到的是悦耳动听的歌曲,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还常听到一些令人烦躁不安刺耳的噪声。同样是乐音,有的音调高,有的音调低;有时声音大,有时声音小;有的用钢琴伴奏,有的用小提琴或我国的民族乐器二胡、三弦等伴奏。学了这节课后,同学们将知道其中的奥妙。(板书课题:第二节 音调、响度和音色)
二、 进行新课
1.音调
(1)讲述:唱歌时,一首歌曲音调可以唱高一些,也可以唱低一些。刚才同学们听到的一首合唱歌曲,高音部的音调高,低音部的音调低,我们把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教师板书)。
(2)演示:先介绍发声齿轮,请一位学生上台观察在同一轴上的几个发声齿轮的齿数,并告诉全体同学,每个齿轮的齿数不同。
转动齿轮,用塑料硬片接触齿轮的齿,使塑料硬片振动发声。让学生注意观察,硬片接触不同齿数的齿轮时,发出的声音的高低有何不同,哪个高?哪个低?
引导学生分析:塑料硬片接触齿数多的齿轮时,振动快,发出的音调高;接触齿数少的齿轮时,硬片振动慢,发出的音调低。
讲述:物体在1秒钟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教师板书)。由演示得出:音调高低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教师板书)
(3)学生随堂实验:用塑料硬片在梳子上快慢不同地划过,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塑料硬片快划时和慢划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哪个高?哪个振动的频率大?哪个振动的频率小?进一步认识音调的高低是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的。
(4)学生随堂实验:学生利用橡皮筋做课本图3-9的实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音调的高低是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的认识。
(5)读图:请同学们读课本中的图3-10,读后教师做简要解释,然后问:为什么有些声音在人们毫无觉察时,猫、狗就已经警觉地听到了?(学生可自由举手发言,然后教师小结学生发言,并作明确解答,拓展知识,活跃思维。)
2.响度
(1)演示:轻敲队鼓,请同学听发出的声音,并观察鼓皮上彩色纸人的跳动情况,跳动缓慢,犹如轻歌曼舞,敲击由轻逐渐加重,再听声音大小的变化,并观察纸人跳动的变化,跳动由慢到快,犹如从轻歌曼舞过渡到狂欢。引导学生分析出:鼓皮振动的振幅大,声音大;振幅小,声音小。教师讲述:我们把声音的大小叫做响度,响度跟物体振动的振幅有关。(教师板书)
(2)拿出闹钟让同学们听。前排同学可以清晰地听见闹钟的滴答声,后面几排的同学几乎听不见。表明:响度还跟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教师板书)
(3)读图:请同学们读课本中图3-12,看后说出为了减小声音的分散,增大响度可以采用哪些办法。然后请同学们从实际生活中举出一些增大响度的办法。课后请同学们互相比一比,看谁举得又多,又恰当。
3.音色
(1)讲述:除以上音调、响度外,音色也是乐音的一个特征。(板书:音调、响度和音色是乐音的三个特征。)接着,在讲桌下(不让学生看见)敲响铜锣、摇动响铃,请同学们说出所听到的声音是什么物体振动而发出的?(肯定学生都能说正确),那么你们是凭什么分辨出来的呢?当同学们带着疑问的眼光望着老师时,教师及时指出:在音调、响度都相同时,不同的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不同,这就是音色。(教师板书)
平常人们常说: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就是根据各人声带振动发出的声音不同,即各人的音色不同分辨出是谁的声音。
同一个人的音色,也会随着年龄的增大,以及饮食、起居和本人健康状况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三、 小结
本课学习了乐音的三个特征,即音调、响度和音色。恰当的乐音给人以精神上的调节,艺术上的享受,激励人们奋发向上。通过本课学习,希望同学们知道:
1. 什么是音调?音调是由什么因素决定?
2. 什么是响度?响度跟哪些因素有关?
3. 人们能分辨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是根据乐音的哪个特征?
四、 布置作业
课后认真阅读课文、注意不要死记硬背课文中的名词,要注重理解。看一看课文后的想想议议,同学们可以三三两两的进行议论,还可以找教师探讨。
说明
新课引入时,如果没有恰当的合唱歌曲磁带,可请两位同学或老师跟一位同学一起同唱一首歌。新课引入没有一定的模式,要根据材料、学校实验设备、学生实际等条件,用不同的形式巧妙地引入,注意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求知欲望,跟该堂课要学习的内容紧密地联系起来。
关于响度跟振动的振幅的关系,除了以上所述的实验外,在纸盆喇叭上放置乒乓球,改变音量大小;用敲击音叉将盛在盘内的水溅出等实验都可以观察,效果也很好。但在实验时要注意可见度,如果可见度不佳,可请后面的同学上讲台来自己做,做后大声地告诉全班同学。
本课物理名词较多,对于刚上物理不久的初二学生来说要完全理解是困难的,课内教师在这些名词上不必多费唇舌,要把握住本课的教学目的。这些名词在实际生活中和今后高中物理课的学习中,还可以进一步加深理解。对于这些名词的解释,不要给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否则将适得其反。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1.2《功率》word学案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1.3《动能和势能》word学案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四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word教案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0章第2节《阿基米德原理》教案 学案 练习(打包7份)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8.3《摩擦力》备课资源包(6份)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三节《大气压》word学案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重力》word教案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7.1《力》word学案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9.1《压强》word学案1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1.4《机械能及转化》备课资源包(份)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2.3《机械效率》备课资源包(7份)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9.2《液体的压强》备课资源包(6份)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0.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备课资源包(8份)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9.3《大气压》word学案2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1.1《功》word学案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1.2《功率》备课资源包(8份)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9.4《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备课资源包(6份)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1.4《机械能及转化》word学案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9.3《大气压》word学案1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1.3《动能和势能》备课资源包(7份)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2.3《机械效率》word学案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二节《液体的压强》word教案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2.1《杠杆》备课资源包(8份)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压强》word教案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1.1《功》备课资源包(8份)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1章第2节《功率》课件 教案 学案(打包4份)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2.2《滑轮》备课资源包(8份)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9.2《液体的压强》word学案1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9.4《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word学案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弹力》word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