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学生活动设计
1.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
让学生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各种形状的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实物及截面图,进而通过提问,认识这两种透镜。
2.通过实验,观察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3.观察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的演示实验,并通过分析进一步认识什么是会聚,什么是发散。
4.利用光的折射规律,分析平行于玻璃三棱镜底边的光通过三棱镜以后的光路,从理论上弄清凸透镜为什么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凹透镜为什么对光起发散作用。
列举放大镜的镜片、眼镜的镜片、照相机的镜头、幻灯机的镜头、以及电影放映机、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的镜头。可以把教学内容事先绘制在胶片上用投影幻灯打在幕布上,方便课堂教学。
二、新课教学
让学生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各种形状的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截面形状,进而通过提问,认识这两种透镜。
组织学生观察、讨论,引导同学先找出带有共性的特征,这些特征是什么?
再分析不同类别的透镜有什么不同特征。
用投影仪打出如下六个透镜的截面图,
使学生能明确辨别出哪些是凸透镜,哪些是凹透镜。
用投影仪打出下面的图,具体讲解薄透镜薄的含义。
教师介绍光具座等实验仪器及使用方法,应在演示台上边演示边讲解,讲述中应强调以下几点:
(1)光源发出的光是平行光,从无穷远射来的光是平行光,前边所提到的太阳光也是平行光。
(2)让透镜正对着射来的平行光,这样入射光线将与主光轴平行,我们只研究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经过透镜发生折射的现象。
(3)注意观察光线经过这两类透镜折射以后是否能会聚于一点。(指导学生注意调节光屏位置)
学生开始实验,教师在学生中巡视,并进行指导,实验结束后提问。
演示实验可以用激光演示仪进行,如果没有条件可以用烟箱,不论用什么仪器,都应使学生能清楚地观察到,平行光经过透镜前后光的传播路径。
2013沪科版选修(3-3)第2章《气体定律与人类生活》ppt课件
2013沪科版选修(3-3)1.3《分子热运动》ppt课件
沪科版3-3选修三第四章《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单元试题1
2013沪科版选修(3-4)第4章4.5《光的折射》ppt课件
2013沪科版选修(3-3)第1章《用统计思想研究分子运动》ppt单元测试课件
2013沪科版选修(3-4)第1章1.4《探究单摆振动的周期》ppt课件
2013沪科版选修(3-4)第2章2.6《多普勒效应》ppt课件
2013沪科版选修(3-4)第2章2.3《机械波的描述》ppt课件
沪科版3-1选修三5.5《探究洛伦兹力》PPT课件2
2013沪科版选修(3-3)5.1~5.3《能源利用与环境污染 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 节约能源》ppt课件
2013沪科版选修(3-3)第3章《固体、液体与新材料》ppt单元测试课件
2013沪科版选修(3-3)第3章《固体、液体与新材料》ppt课件
2013沪科版选修(3-3)4.3《热力学第二定律 描述无序程度的物理量》ppt课件
2013沪科版选修(3-4)第1章1.5《受迫振动与共振》ppt课件
2013沪科版选修(3-4)第3章3.1《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ppt课件
沪科版3-1选修三5.6《洛伦兹力与现代科技》PPT课件1
沪科版3-3选修三1.1《一种新的研究方法》PPT课件1
2013沪科版选修(3-4)第2章2.5《波的干涉与衍射》ppt课件
2013沪科版选修(3-4)第1章1.1《研究简谐运动》ppt课件
2013沪科版选修(3-3)4.2《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历程》ppt课件
2013沪科版选修(3-4)第4章4.3~4.4《光的衍射》ppt课件
沪科版3-1选修三5.5《探究洛伦兹力》PPT课件3
2013沪科版选修(3-3)第5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ppt课件
2013沪科版选修(3-4)第4章4.1《光的干涉》ppt课件
2013沪科版选修(3-4)第2章2.4《惠更斯原理 波的反射与折射》ppt课件
沪科版3-1选修三5.2《怎样描述磁场》PPT课件3
2013沪科版选修(3-3)1.6《物体的内能》ppt课件
沪科版3-1选修三5.2《怎样描述磁场》PPT课件4
沪科版3-3选修三1.5《物体的内能》PPT课件1
2013沪科版选修(3-3)2.3《查理定律和盖-吕萨克定律》ppt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