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动手动脑学物理第1题答案
在桌面上放一些泡沫塑料颗粒,当用手敲桌子时,就可以看到泡沫塑料颗粒在振动,说明发声的桌子在振动,并带动泡沫塑料颗粒振动。(只要能说明发声体在振动就可以)
解析: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有些振动我们肉眼看不出来,可采用转换法,转换为其他物体的振动,从而判断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 动手动脑学物理第2题答案
(1)同种物质,温度越高,声音传播速度越大;
(2)绝大多数固体传声比液体快,液体传声比气体快。
解析:空气在O℃时,声速为331 m/s,在15℃时声速为340 m/s,所以温度越高,声音传播速度越大。
3 动手动脑学物理第3题答案
两次敲打声。因铁管和空气传声的速度不同,铁管传声速度比空气大,则第一次听到的声音是由铁管传来的,第二次听到的声音是由空气传来的。
4 动手动脑学物理第4题答案
当障碍物离得太近时,声波很快被反射回来,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此时人们分辨不出原声和回声,但是会觉得声音更响亮,所以在室内讲话比旷野里响亮。
解析:在室内说话,原声和回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而在旷野中,无回声产生,声音向四周传播。
5 动手动脑学物理第5题答案
255 m
解析: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 m/s,声音从井口传到井底后反射回来的总时间为1.5 s,声音从井口传到井底所需时间为t=1.5/2 s,利用s=vt求出。
2013教科版选修(3-5)第4章第3、4、5节《光的波粒二象性》ppt课件
2013教科版必修二《平抛物体的运动》ppt课件
2013教科版必修二《宇宙航行》ppt课件2
2013教科版选修(3-5)3.2《放射性 衰变》ppt课件
2013教科版选修(3-5)4.1《量子概念的诞生》ppt课件
2013教科版选修(3-5)第1章第3节《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ppt课件
2013教科版选修(3-5)第2章第3节《光谱 氢原子光谱》ppt课件
2013教科版选修(3-5)第1章《碰撞与能量守恒》ppt复习课件
教科版必修二3.3《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PPT课件02
2013教科版必修二《宇宙航行》ppt课件1
2013教科版选修(3-5)第3章《原子核》ppt复习课件
2013教科版选修(3-5)3.4《原子核的结合能》ppt课件1
2013教科版选修(3-5)4.5《不确定关系》ppt课件1
2013教科版必修二《动量和冲量》ppt课件
2013教科版选修(3-5)第2章第4节《玻尔的原子模型 能级》ppt课件
教科版必修二4.5《机械能守恒定律》PPT课件02
教科版必修二4.2《功率》PPT课件
2013教科版选修(3-5)4.5《不确定关系》ppt课件
2013教科版选修(3-5)第4章第1、2节《量子概念的诞生》ppt课件
2013教科版必修二《平抛物体的运动》ppt课件1